助力群眾住有所居——從地方政府工作報告看安居舉措
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堅持“房住不炒”定位、扎實做好保交樓工作、有效防范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隨著2023年地方兩會相繼召開,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年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等工作作出了安排。
“推動重點城市加快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新增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不少于22萬套,有效促進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發放城鎮住房保障家庭租賃補貼不少于3萬戶?!?月12日,在廣東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年保障群眾安居作出如上安排。
除了廣東省,其他地區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作出了相應安排,在住房保障方面,以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為重點,加快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
今年,天津市將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提供8500套保障性租賃住房,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發放租房補貼4億元。北京市將加快健全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8萬套,竣工各類保障性住房9萬套。江蘇省將推進城鎮棚戶區改造,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房。山東省將新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8.3萬套,發放住房租賃補貼4萬戶。湖北省將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0萬套,改造棚戶區住房4.8萬套。內蒙古自治區將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1.1萬套,發放城鎮住房保障家庭租賃補貼2.6萬戶。海南省將堅持需求導向、惠民導向,完善安居房管理政策制度,籌集安居房5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1.2萬套。河北省將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新開工棚戶區改造12萬套以上,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3.5萬套。安徽省將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11.3萬套,新開工棚戶區改造17.7萬套。
在房地產市場方面,不少地方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以增信心、防風險、促轉型為主線,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今年,貴州省將大力提振房地產市場信心,落實土地、財稅、金融等支持政策,“一城一策”靈活運用政策工具,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更好統籌房地產去庫存和棚戶區改造、地災避險搬遷安置,推動存量房轉為公租房、安置房?!耙粯且徊摺狈诸惢夥康禺a風險隱患,用好保交樓專項資金,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防止房地產風險向金融、社會等領域傳導。吉林省將采取有效舉措,切實防范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優化完善調控政策,支持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以改善資產負債狀況為核心,紓解優質房企困難,滿足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并購。發揮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專班作用,推動16條金融支持政策落實。重慶市將穩定房地產投資,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用好信貸、債券、股權等支持政策,完善財稅、金融、產業等配套措施,合理安排供地規模、結構和時序,加快“久供未建”項目處置和新拿地項目開工,推動房地產投資逐步回穩。廣東省將穩妥處置房地產企業債務風險,落實16條金融政策等,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等工作,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湖南省將健全住房保障體系,堅持房住不炒,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著力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防范房地產引發系統性風險,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消除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發展模式弊端,推動房地產業逐步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摘自 《中國建設報》 2023.01.31 江程
[免責聲明]來源:住建部、網絡綜合整理,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