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業不景氣,一建考試難度下降,還有必要考?23年趨勢分析
2022年上參加完一級建造師考試的考生,普遍覺得題目比以往簡單,更容易理解。確實,自2021年開始有不少資格類考試調整了工作年限,一級建造師的報考工作年限也得到了調整,取消了總工作年限,放寬報考要求,讓更多建筑行業的從業人員能有機會參加考試。這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放寬報考條件,可以鼓勵更多從事建筑項目管理的人員,補足建筑行業對建造師的缺口。另一方面,確實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報考,這其中當然也摻雜著想通過考試拿證掛證的,由于這些掛證人員并不實際參與項目運作,對項目來說是存在隱患的。
從一些報考大省的數據中,我們就可以明確看到關于一建考試報名參考的情況。例如四川省,2019年的報考人數是105347人;2020年的報考人數是111217人;2021年報考人數是140936人;2022年受疫情影響個別城市???,報考人數降至137035人。
除去2022年受疫情影響之外,前幾年的報名趨勢都是呈現了高速增長的狀態,特別是2021年的數據,增長了近3萬人。從這些數據中不難判斷,2023年的一建考試報考人數仍然會出現增長狀態,尤其是受到2022年疫情??加绊懥丝忌?,或將重心投入2023年的考試,進而增加報考人數。正因為目前的這種形勢,讓不少已經通過考試或者正準備要參加考試的考生們開始擔憂,證書的含金量下降,人人都能拿證。
一、市場需求逐步走向供需平衡,證書含金量回歸合理狀態是必然趨勢。
2018年以前很少人關注一級建造師考試,畢竟當時的需求不大,自然也就沒有了含金量一說。而在2018年開始,國家要求企業必須配備一級建造師。而當時又是我國房地產行業蓬勃發展的時代,作為國民生產支柱產業發展迅猛,房地產推動著萬丈高樓拔地起,而下游的建起自然也是遍地開花。國家這一紙政策下來,不管是辦理資質還是升級資質都是必要的,一級建造師的需求因此大大提升。需求大于供給,含金量自然水漲船高,這也給不少考證掛證的人員帶來了生存空間。
但國家設置這項考試是為了規范建筑企業的運營,讓更專業的人來干項目,保質保量。這樣一來,就與國家的初衷背道而馳了,但市場的實際需求確實是不平衡的,需要時間慢慢調節,盲目一刀切只會讓建筑行業陷入癱瘓。近幾年,隨著市場供需逐漸走向平衡,國家查處掛靠行為愈加嚴格,出臺了不少查處掛靠的舉措,例如項目刷臉考勤打卡、社保全國聯網等。放寬考試資格,嚴查掛靠,篩選出優質的行業人才,一級建造師證書會逐漸回歸到合理狀態。
二、逐步收緊,嚴查掛靠,人證合一,讓真正的項目經理含金量提高。
在過去的這十幾二十年里,建設項目掛證、掛名、代簽,很是常見。同樣是在2021年,住建有關部門發布了關于施工現場關鍵崗位人員考勤管理的通知要求,對于到崗履職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措施。隨著科技的發展,要嚴查到崗履職的情況輕而易舉,國家目前已在逐漸收緊政策,整頓行業亂象,優勝劣汰,篩選出真正能夠在崗履職的人員,規范行業發展,逐步走向人證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