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業未來十年的財富機會,房地產時代就此結束了!
2021年,國家調整了建筑行業的政策,在金融系統方面收緊了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間接的暴露了不少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紅線,導致不少企業出現暴雷的情況。而這也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下游造成了不小打擊,工程收款愈加困難,再而由于受其他企業爆雷影響,下游的供應商、租賃商都如同驚弓之鳥,提前催收款項,加速資金緊張。而辛苦了一年到頭的農民工們的工資也是一分不能少的,這些都是房地產開發企業暴雷后對下游的企業所造成的是連環打擊。
在這種情況之下,有不少人都對建筑行業的前景產生了懷疑,甚至提出了建筑業寒冬來臨的說法,網上更是出了不少勸退學建筑專業的人。建筑行業果真如目前大環境所看到的,沒有發展前景了嗎?
其實建筑行業包括的范圍是非常廣闊的,行業內的企業數量同樣眾多,并且還是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由于牽涉到的領域過廣,一旦這一行業有什么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影響到我國的整體經濟發展。建筑行業作為目前相對傳統的行業,它或許不再是當年的朝陽行業,但它也絕對不會是夕陽行業。
目前,建筑行業只不過是處在一個重新洗牌的過程,雖說發展速度并沒有之前那么快了,但其仍然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支柱產業。根據去年的數據顯示,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102萬億元,建筑企業在這其中占比達到25.8%。因此,建筑行業作為支柱產業的地位并沒有動搖。
很多人把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暴雷與建筑行業的發展前景畫上了等號,其實不然。的確,在我們過去的20年中,房地產的住宅建設撐起了大部分的建筑市場,但這也是當年改革開放剛剛開始,各地區的發展空間大。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才留下了這一個行業的特殊現象。
在大海中,一只鯨魚死亡后,其尸體可以供養起許多的海洋生物,在它尸體落下的這一片區域,又有了新生命的誕生,這種現象叫做鯨落。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暴雷就如同這鯨落一般,房地產開發企業吸收固化了大量的資金,當這個資金密集型企業逐漸消退時,資金就會從這些企業中離開,進入到其他的行業,例如文旅、制造業、實體商業。
無論這些資金進入到哪一行業,這些行業首先都需要建筑行業對基礎的設施進行建設,從另一方面來說建筑行業的發展前景不會變小,而是會更趨向于多元化的發展,再也不是那個以住宅占據大部分建筑市場時代了。
從過去的房地產轉向基礎設施建設,從國內市場占大部分轉向向國外尋求發展機遇,目前的建筑行業正在向著多元化、多業務、多區域、多行業發展。在建筑行業,目前總量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傳統的業務模式已經受到了不小的挑戰,同樣這一行業也正處于洗牌的過程中?;蛟S它再也不是房地產開發的黃金時代,但它仍然會以我國的支柱產業身份而存在,仍然會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