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丨高精密標準下BIM技術在廣州泰和腫瘤醫院機電施工中的應用
三維掃描技術以其高效率、高精度、點云密度高等特點可實現實景復制,那么它和BIM技術結合又能帶來什么化學反應呢,接下來帶你了解它們在廣州泰和腫瘤醫院機電施工中的應用實例。
項目簡介
廣州泰和腫瘤醫院項目按照國際先進標準建造,不僅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合作,而且在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支持下建設,是以質子治療為特色的三級腫瘤??漆t院,也是中新廣州知識城首批啟動的、重點配套的高科技服務類醫療項目。其最大的亮點是,實現質子治療這一腫瘤放療領域的前沿技術落地。
泰和醫院質子區,它位于醫技樓的地下空間。是瓦里安設備的安裝和運行的區域,為提供病人靶向治療。質子區包含四個治療倉。治療粒子通過加速自旋被甩出后通過BTS隧道能量選擇后傳輸到四個治療倉。質子區域內有醫療工藝、電氣、通風、給排水等專業近400根管道預埋在防輻射混凝土結構中。
核心問題分析
泰和醫院所采用的瓦里安的ProBeam 系統是世界上首臺全部使用筆形束掃描技術并實現調強質子放療(Intensity Modulated Proton Therapy)的質子治療系統,該設備擁有最先進的回旋加速器、能量選擇系統和束流傳輸線,加速器直徑僅有3.2米,是目前占地面積最小的多室質子治療系統。
高精密的設備,對于工程建設提出了超高要求。瓦里安設備方提出了建筑與設備接口文件(building interface document),后稱BID文件。醫院建設需要滿足此技術規格。醫院結構面對大能量輻射,采用混凝土防護,為了達到合適的當量防護厚度,混凝土墻板厚度1600mm~4500mm不等,最關鍵的在于給Varian設備供給的管線是預埋在結構內的。需要解決幾百根管線如何穿越鋼筋進行預埋,還有滿足管線施工精度在必須在5cm以內,部分核心管線預埋的精度在1cm以內的要求。
BIM+三維掃描技術實施方案
針對BID文件要求,對粗放式的機電預埋施工進行基于BIM+三維掃描的精細化控制。其實施流程如下圖所示:
事前:根據質子區管線分布進行掃描測區規劃,管組分類標記,結合Synchro軟件進行掃描三維掃描規劃安排。根據管線施工進度編排三維掃描,掃描人員駐場,24小時待命掃描。
事中:根據測量要求和實際情況,在測區內布設配準點(用于點云模型與BIM模型精確配準),利用FARO FocusS 350三維掃描儀進行測區掃描,得到現場預埋管線、配準點等點云數據。
利用掃描得到的點云數據,通過JRC點云處理軟件與BIM模型進行精確配準。
根據配準后模型分析得出現場預埋管線與BIM模型的位置偏差值,出具掃描報告,現場根據掃描報告對偏差較大的管線進行調整,直到所有管線滿足要求,才能封模板進行澆筑。
事后: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最終復核管線位置,同區域多次掃描數據對比,在精度范圍內的管線是否掃描數據無偏差,形成數據閉合。
應用效果
利用基于BIM的項目管理,在管理流程中加入三維掃描復核的工作流程,并且不同于常規在混凝土澆筑后掃描的方式,在澆筑前就進行掃描糾偏,最終形成規范化的管理模式。通過項目主體結構、機電、掃描團隊的協同配合,確保管線與鋼筋的協調成果落地,實現管線的精確預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