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時代的今天,為什么現在中國禁止建造500米高樓?
從1973年的怡和大廈建成到2021年12月,我國共建成2644座超過150米摩天大樓,數量位列世界第一,甚至超過第二名到第十二名數量的總和。除去竣工以外的建筑,仍有516幢超高層建筑在建,這其中就有88幢成為爛尾工程。
2020年4月,住建部與發改委聯合發文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建筑風貌管理的通知,擬要求將高級建筑限制在500米以下;
2021年7月,發改委再次強調禁止新建500米以上建筑。
安全、爛尾、空置率、城市景觀維護與拆遷組成了禁止建造500米以上高級建筑的重要原因。
為何會出現上述88幢爛尾樓?究其根本,問題就出在了資金上,開發商資金債務等問題違約導致資金鏈斷裂,當問題長時間得不到解決時,項目工程便會被拖成爛尾樓。
天津中國117大廈,又稱高銀金融117大廈。起建于2008年,當時號稱要建成世界第二、中國第一的高級金融大廈。由高銀地產集團投資,中國建筑第三工程局負責興建,投資600億,建筑高達596.5米,2015年9月結構封頂。本來好事將至,卻因開發公司的年盈利減少,市值狂跌,產生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導致債務危機、資金鏈斷裂。117大廈也在封頂后便停工了,后面雖有間斷施工,但也進度緩慢。曾號稱要建成打破記錄的超級建筑,卻陰差陽錯成為最高爛尾建筑。
盤點完資金問題,我們再來假設如果建成投入使用了,住人又是一個大問題。根據仲量聯行2021年第三季度數據顯示,中國15個主要城市甲級寫字樓平均空置率為22.4%,其中臺北最低為2.4%,而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平均空置率達16.8%,其中深圳空置率達21.3%。在這四大綜合實力、競爭力都相對領先的城市,空置率已是如此,其他城市數據更是殘酷,空置率達到了28.7%,沈陽以34.4%成為十個城市之中空置率第一。
在入住以后我們又不得不要考慮起安全問題,火災是高樓安全問題的重中之重。當建筑自身消防系統和防火建材都失效時,只能依靠避難層等待消防救援。但即使有了避難層,依舊難以解決高層救援問題。我國現有最高的登高平臺消防車為博浪濤101消防車,消防車有效高度110米,最高消防工作高度為150米,營救作業最高101米。一旦建筑著火超過150米的火點,將難以通過地面消防配套設置進行撲滅。若采用消防直升機,在建筑密集、氣流復雜的城市建筑群中,消防作業將會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
除去安全問題,超級建筑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維護運營費用也是一筆不低的成本,從電梯的運行成本,內部消防設施的檢查,公共設施的修繕到外面的清洗維護上,超高層的運營成本比一般建筑物高,也因此造就了高昂的物業管理費。一旦出現空置率高的問題,可能還會出現收支不平衡,租金抵不上物業管理費。
為什么人們這么熱衷于追求超高層建筑?在寸土寸金,土地價格瘋狂飆升的年代,建造摩天大樓也是一種資源聚集,可使城市的運營更加高效。另外,由于過去經濟高速飛漲,人們對摩天大樓的渴望,借助了先進的建造技術而得以實現。于是,越來越多的超級建筑拔地而起,競相爭奪第一高樓的稱謂,城市建筑也失去了傳統風貌,成為了冷冰冰的鋼筋水泥森林。高樓我們不是不能建,只是目前城市無法消化太多的高樓大廈,而脫離了城市整體規劃,脫離了城市文化底蘊的建筑,一味追求高度,只會讓我們忘了初心,忘了人間煙火原本的模樣。相信未來我們對城市做出更合理規劃時,城市的天際線會以更美好的方式不斷上升。